深度 | 上海校长回答“李镇西之问”:办学校要有点经济学思维
李镇西提了一个好问题:“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,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?谁能回答我?谁又能破解这个难题?而破解这个难题,也许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希望所在。”这可谓之教育的“李镇西之问”。这个李镇西之问的学理基础,就是教育的“性价比思维”
李海林
上海市特级教师、上海市区洋泾中学校长。曾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,后任湖南理工学院师范技能教研室主任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,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
办学校,其实是一个如何用钱的事
当了这么多年校长,最让我操心的是什么?是钱。
办学校永远都是缺钱的。这倒不纯是因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的问题,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再大,学校也还是会缺钱的。因为学校用钱其实是没有止境的。
为了有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,学校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用更多的钱来提升质量。都说办学校关键是师资,其实好的师资是可以通过钱买来的。不信?将你们学校人均工资提升200%,300%,最优秀的老师都会来的,老师问题就解决了。
学校的产品是课程,课程也是可以通过钱来买的。现在几乎每一门课程都有最好的公司在运作,你们学校的课程不好,通过购买服务就解决了。最近我还听说连伊顿公学的领导力课程都有售,据购买了这门课程的学校说,毕竟有伊顿公学的牌子,效果不错,家长孩子都很满意。
所以我说,办学校,其实最重要的是钱,当校长,最操心的,是如何筹钱,如何用钱。实际上,这是几乎所有校长共同的感受。
但奇怪的是,成吨成吨的学校管理著作、校长学著作,很少有人正面来谈这件事。随便打开其中任何一本书,说的都是理念要如何先进,老师要如何优秀,校长要如何敬业,学生要如何管理,教学要如何改革,课程要如何更新。
说的都对吗?都对,不管哪个层面上来说都是对的。但是这些报告对我们一线校长们的影响,实话实说,有限得很。我们都感觉到专家说得很对,但又都感觉到我做不到。这是为什么呢?
我听过很多专家的报告,听得多了,忽然明白了一个奥秘,这些专家的报告,都有一个假设,这些专家的假设是:学校的钱是用不完了,学校有很多钱放在那儿,等着校长、老师来用。专家报告的实际含义是:在学校的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前提下,学校的各项工作应该如何如何。
但所有的校长都知道,恰好是这个前提,其实是不存在的。不仅仅是在中国不存在,全世界都不存在。穷地方不存在,富地方也不存在,中国不存在,美国也不存在。反正没有一个地方存在教育经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
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,我跟这些发达国家的校长面对面谈的时候,我总不会忘了问一句:学校钱够用吗?所有听到这句话的校长,都会莞尔而笑,说:总是不够的。
这就是教育在用钱上与其他行业不同的地方:教育永远是缺钱的。给再多的钱,还是会缺的。因为对教育来说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一个一百万的实验室够用了吧。其实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,一千万也不嫌多,两千万也是可以的。你说这个钱到哪一个点是够。
比较真实的问题是:我们就这么多钱,如何用好这些钱,可以把学校办得更好些。这恐怕是比较有用的问题。
这就是我所说的“办学校要有点经济学思维”的第一层意思。
学校办得好关键在“性价比”
教育不是一个赢利的事业。这在各国都是如此。这倒不是哪个政府体恤人民,为人民谋福利。教育的受益者,一是人民个体,二是社会,即各用人单位,三是国家和政府。最大的教育受益者是政府。人民受教育的程度,与政府的管理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。教育是政府的对人民的义务,这种认识,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认识。只是由于各国的财力不一,所以义务教育的覆盖面各有长短。
教育不是一个赢利的事业,但教育永远有市场性。只不过购买教育的人付出的可能不是金钱,而是时间、精力。学生和家长如果要获得更好的教育服务,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学校这一方,为了有更好的声誉,从而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,需要招收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学生。这就教育的市场性。
教育的市场性,决定了教育是有选择的。家长和学生会选择更想去的学校,学校也会选择更想要的学生。虽然在中国,我们声称义务教育阶段是普惠的,是平等的,学生入校是执行“就近入学”的,但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和学生,都有许多的办法,实现了他们的“选择”。可以这样说,最后学生进入某所学校,都是学生和家长及学校双方选择的结果。
现在的问题是,不管是学生和家长,还是学校,他们实际上在选择什么?从学生和家长这方来说,选择学校,归根结底是想让孩子学得更多、学得更好。从学校这方来说,归根结底是想让校方付出同样的代价的前提下,学生的成绩更好。
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。如果不考虑代价,实际上,学生选任一所学校都是一样的。一个在不那么优质的学校学习的学生,在课外自学(或者找家教)达每周20个小时,与另一个在非常优质的学校学习的学生,可能成绩是差不多,甚至会更好。但为什么大家都要争到优质的学校,而不愿意到一所一般的学校去?显然,人们是奔“性价比”去的。
同样,一所学校,选择A等的学生,学校化了一半的精力,就能教好,选择了D等的学生,学校化了两倍的精力,也可能教不好。从学校这方面来说,也是奔“成本”去的。
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:什么是好学校?好学校不是以结果论英雄的。好学校是性价比高的学校。
李镇西老师曾有一篇文章讨论了一个非常警人的命题:我们评价一座医院好不好,就看这所医院医好了多少别的医院医不好的病人。这种大家都能医得好的病人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好病人”,那种别人医不好的病人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差病人”。越是接收了“差病人”的医院,越是好医院。但学校很奇怪,越是接纳了“差生”的学校,越是不好的学校,而所谓好学校,无一例外都在抢好学生。
李镇西提了一个好问题:“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,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?谁能回答我?谁又能破解这个难题?而破解这个难题,也许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希望所在。”这可谓之教育的“李镇西之问”。这个李镇西之问的学理基础,就是教育的“性价比思维”。
好学校,是性价比高的学校,不是单纯指“优秀学生比率高的学校”。一所学校,学生起点低,学生运用到学习上的时间相对不多(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到社会实践和体育锻炼上),而成绩并不比别的学校低,这就是好学校。这一评价标准,迟早会被这个社会所接受。
办学校,也有一个“投入与产出”的问题。虽然这里的“投入”与“产出”的具体内涵是特指的,但投入与产出之比,则与经济学思维没有什么区别。这是我这里所谓的“经济学思维”的第二层含义。
当代最稀缺的是个性化的教育
从经济学的原理来考察学校,我们会发现学校永远是一种稀缺性资源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: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而言,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,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。
对人的发展而言,教育就是这种“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而言,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”总是有限的“相对不足”。
我们办好一批学校,所有的人都希望进这样的学校学习;我们办好所有的学校,但人们发展的需求又产生了变化,又有了新的发展需求。一句话:人的发展的需求是不断提升且永无止境的,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决定了,好学校永远是稀缺性的资源。
如果要分类的话,稀缺性资源又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。教育当然是可再生性资源。理论上来讲,教育可以无限发展,学校可以不停地造。但是,教育还是稀缺性资源。这是为什么呢?
教育作为稀缺性资源有它的特殊性。教育的稀缺性,不是指数量上的少,而是指在满足人的教育需求上,它永远都没有所谓终点。人的需求有一个重要特征,就是因人而异,每个人的需求是各不一样的。
学校可以无限地造,但如果学校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还是把各不一样的学生编织在一个大的单元里,实行统一的目标,统一的课程,统一的评价,那么教育就永远整体上呈现一种稀缺性。
学校越来越多,但能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的学校却越来越少。这不是教育之幸,这是教育的不幸。
可以预言,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,学校会越来越多。学校的增加不等于教育稀缺性的减少,要最终缓解教育的稀缺性,迫切需要强化教育的个性化发展。
但是从办学校的角度来说,保持其稀缺性,又是一条有效的发展策略。保持稀缺性,不是缩减学校数,而是办有个性的学校,为不同教育需求的人提供适合他自己的教育。在当代,越是个性化的学校,就越是稀缺性的学校,就越是办得好的学校。一个学校几千人,甚至上万人,一个班七八十人,甚至上百人,学生上大课统一学,老师流水线式的教,这样的学校肯定会走向死亡。这样的学校叫考试工厂,它生产的学生叫“大路货”。
办个性化的学校,从而保持其稀缺性,这是办学的“经济学思维”第三个层面的含义。
改“计划教育”为“自由教育”
人类一直存在着一种冲动,就是把一切都控制在所谓“理智”之下。这种冲动的集大成,就是经济领域的“计划经济”。历史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,这是一条死路。在当代,绝大多数国家,都选择了“市场经济”。历史同样用铁的事实证明,这是一条光明大道。
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人类曲线。不用动用那么复杂的管理技巧式,不需要经历那么艰难的管理过程,其实只是允许人民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,人类的财富就能有这么巨大的丰富。当然,短暂的放缓甚至衰退也经常出现,但靠着这种自由的选择,人们总是能达成自愈,保持着走向繁荣的大趋势。
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,如果要总结经验教训的话,一句话,就是变“计划经济”为“市场经济”。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了人的生产力和创造精神,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昌盛和中国社会的进步。但是在教育领域,整体上,还是实行的“计划教育”。
静下心来想,中国的各式各类教育,一切都在政府的计划之下。从学校布点,到招生规模,从课程设置到毕业标准,可以说,从教育事业发展到一所学校的教室的窗户数,都有各式各样的文件、标准、规程、检查、项目在计划着,控制着。
曾经有一次,我所在的城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,将各位校长召集起来开会半天,最后就解决了一个问题,就是学校门卫保安,必须使用50岁以下的人,50岁以上的人要辞退。我曾有一个比方。学校就像是一个被切成几块的大蛋糕。政府有很多部门,每个部门都在管着其中的一块。而校长,只不过是一个包工头,起一个总协调的作用。总之,一切都在控制着。
实际上,这种计划下的教育规模和教育发展,它只解决了“有学可上”的问题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种计划下的教育,对人的发展的作用,越来越呈现一种制约,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甚至已经演变成一种迫害。
教育改革的方向,应该是还教育以选择权。
第一是还校长以办学自主教育改革的方向,应该是还教育以选择权。这就正如当年还厂长以办企业的自主权一样。
第二是还学校以办学自主权。这正如当年让企业直接面向市场一样。
第三,是还家长、学生和教师以自主权。学校自主选择学生,学生自主选择学校,学校自主选择教师,教师自主选择学校,以及学生自主选择教师,教师自主选择学生。
总之,还教育以完全彻底的选择权。
这样教育会不会乱?学校会不会乱?实际上,还教育以选择权,就是让每一所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独立办学主体。
每一所学校,对社会的需要、用人单位的需要,对学生的需要、家长的需要、教师的需要,感受是最为敏锐的。如果这所学校,真正是由校长和教师自主办学的,那么它就能最大限度响应社会的需求,家长和学生的需求,办成真正符合社会需要和家长、学生需要的学校。
我们现在不是天天在说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,要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、办适应学生的学校吗?那就请从还学校以选择权,还学校以办学自主权开始,从还教师、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选择权开始。
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,市场经济就是还人们以选择权的经济,同样,自由教育,就是还人们以选择权的教育。让学校直接面向社会,让学校在选择中求生存、求发展,这就是我所谓“办学要有点经济学思维”的第四个层面的含义。
来源:新校长传媒
编辑排版:实习生 刘嘉欣
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,仅作分享之用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,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。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小编推荐